什么是元旦?
元旦,即公历的1月1日,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“新年”。元,谓“始”,凡数之始称为“元”;旦,谓“日”;“元旦”意即“初始之日”。元旦又称“三元”,即岁之元、月之元、时之元。中国历史上的“元旦”之名称指的是夏历(阴历,又称农历)正月初一,有现存文献记载的“元旦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晋书》。
辛亥革命后,为了“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,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(实际使用是1912年),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“新年”,但并不叫“元旦”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,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“阳历年”或“公历年”。
“元旦”的概念,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国家,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,把每年1月1日作为“元旦”。
防疫安全提醒:
1.上放学时必须佩戴口罩,在校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人员密集的场所、医院等处也应佩戴口罩。
2.保持就餐纪律:排队打饭,同向就餐,不交谈,卫生保持。
3.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:身体不适必须及时报告老师。
4.不在走廊追逐打闹、不攀爬阳台、跨越栅栏,不能坐在走廊的平台某某。
5.不窜班、不窜寝。
6.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,有问题找老师、家长沟通。
7.节约粮食,不浪费,吃多少打多少。
8.保管好自己的财物:贵重物品随身携带,不得带过多的现金在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