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气节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。扫墓是中国历史上,寒食禁火、祭奠先人,清明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。
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。西汉时期的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“清明风”即清爽明净之风。《岁时百问》则说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,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,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。
插柳
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,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,可拿在手中把玩,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,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、屋檐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