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日起源
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一,也是传统祭祖节日,“二十四节气”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,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,甚至是文化观念。“二十四节气”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,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,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,即所谓“斗柄指东,天下皆春;斗柄指南,天下皆夏;斗柄指西,天下皆秋;斗柄指北,天下皆冬”的星象规律。
二十四节气,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“十二月建”的特定节令。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“十二月建”在传统文化中,干支与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,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,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。
清明节的由来
晋文公重耳在逃亡的路上,大臣介子推割肉奉君度饥饿,后来晋文公去绵山找介子推,而介子推不为功利,背着老母亲躲避。晋文公用火烧山逼介子推相见,谁料在老柳树下发现他们死了。发现一血书: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 。为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将这天定为寒食节,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。
关于清明诗句
杜牧 的《清明》: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黄庭坚 的《清明》:
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
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王禹偁 的《清明上巳西湖好》:
满目繁华。争道谁家。绿柳朱轮走钿车。
欧阳修 的《清明上巳西湖好》:
游人日暮相将去,醒醉喧哗。路转堤斜。直到城头总是花。
高翥 的《清明日》:
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