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
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
1.菌落: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。
2.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:
3.培养细菌、真菌的一般方法:①配制培养基;②高温灭菌;③冷却;④接种;⑤恒温培养。
4.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:一定的水分,适宜的温度,有机物。有的还需要某些特定的条件,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。
第二节 细菌
1.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是列文虎克。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。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,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。
2.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,个体微小,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。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球菌、杆菌和螺旋菌三种。
3.植物细胞、动物细胞、细菌结构比较:
4.营养方式:大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,只能直接获取有机物。所以,大多数细菌营养方式为异养,分为寄生、腐生、共生。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。
5.细菌的生殖:分裂生殖。
6.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,能度过不良的环境,芽孢不是生殖方式。
第三节 真菌
1.常见的真菌:大型真菌有蘑菇、木耳、灵芝;多细胞真菌有霉菌;单细胞真菌有酵母菌。
2.真菌的结构: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、细胞膜、细胞质和细胞核,属于真核生物。
3.真菌的营养方式:由于真菌中没有叶绿体,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,所以,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。
4.真菌的生殖方式为:孢子生殖。
5.酵母菌结构图
青霉结构图
5.青霉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。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为直立菌丝,深入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的为营养菌丝。
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
1.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,包括:寄生、共生和腐生。
2.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: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(腐生);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(寄生);③与动植物共生。
4.腐生:从死亡的生物遗体上通过分解有机物而获得营养。
5.寄生:细菌或真菌寄生在人或动植物的身体上,使动植物患病。寄生是一方得利一方受害。如: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、猩红热、丹毒等多种疾病;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,引起人患手癣、足癣等多种疾病;棉花枯萎病、水稻瘟病、小麦叶锈病、玉米瘤黑粉病等植物疾病,都是由真菌引起的。
6.共生: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,互惠互利。如: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植物共生而形成的;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;大肠杆菌与人体共生。
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
1.细菌、真菌与食品的制作: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、制作馒头,面包等;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酸奶、泡菜等;醋酸菌可以用来制醋。霉菌可以来制酱。
2.食品腐败的原因: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。
3.食品保存的原理:把食品内的细菌或真菌杀死或者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。
4.食品保存的方法:脱水法、腌制法、渗透保存法、巴氏消毒法等。
5.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,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。
第五章 病毒
1.病毒比细菌小,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。
2.病毒的生活方式:营寄生生活。
3.病毒种类:动物病毒、植物病毒、细菌病毒(噬菌体)。
动物病毒:寄生在人或动物的活细胞内的病毒,如流感病毒。
植物病毒: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,如烟草花叶病病毒。
细菌病毒: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,又叫噬菌体,如大肠杆菌噬菌体。
4.病毒的结构:病毒没有细胞结构,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。
5.病毒的繁殖方式:病毒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,制造新的病毒。离开了活细胞,病毒通常会变成结晶体。当环境适宜时,又开始生长和繁殖。
6.病毒与人类的关系:a.使动植物患病(肝炎、流感、新冠肺炎、艾滋病、禽流感、口蹄疫、烟草花叶);(2)在生物防治、基因工程、制作疫苗等方面为人类造福。
第六单元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
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
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
1.被子植物分类主要根据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、种子的形态结构,其它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的根、茎和叶。
第二节 从种到界
1.分类依据: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,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的分类单位。
2.生物的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:界、门、纲、目、科、属、种。
3.“种”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,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。
4.生物分类的意义: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,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。
5.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,包括的种类最少(1个物种);同界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,包括的物种最多。
6.林奈提出的双名法:属名+种加词(拉丁文斜体),有时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(正体)。
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
1.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、基因的多样性(遗传多样性)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。
2.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上基因的多样性,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栖息环境的多样性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。生物数量的减少,将导致基因资源损失,并且必然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。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。将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。
3.我国的裸子植物最丰富,被称为“裸子植物”的故乡。
4.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,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多样性的根本措施。
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
1.自然保护区的含义: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,人们把含有保护对象中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,进行保护和管理,这就是自然保护区。
2.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:a.建立自然保护区(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)--就地保护;b.迁地保护(动物园、植物园、水族馆、濒危动物繁育中心);c.建立种质库(精子库、种子库);d.法律法规(森林法、野生动物保护法、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