茫茫夜空无际,当最后的晚风吹熄摇曳的灯火,当游走的流云卷去虚浮的尘埃,举头便可见那宁静沉寂的亿万星辰,肆意泼洒般横亘成一片星河。
康德说撼动他的惟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,而木心批注,说“天上的星辰”与“心中的道德”之所以感动康德,谅想他以为星辰降临心中便是道德,道德升行天上便是星辰,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以倨傲的口吻续道:“苦韧的哲理终不免归于甜烂的童话。”我却以为,康德此念,又有何不可。
星空与道德,一样的至高无上,一样的广袤无垠,一样是耗去一生也无法穷尽。也许道德正是星空在人心中的映射,深邃而璀璨,每一次我们听从内心准则做出判断与选择,就会有一颗星子在心中的夜空闪烁。
要使星河长明,惟以敬畏燃灯。
人之一生,如跋涉旷野。偶尔结伴,常常独行。我们常面临意识的鸿沟或者认知的岔路口,正如沉默但光华的星空一样,道德不会效仿法律刀斧以待,它只是沉默地指引,是否跟从,全凭自己本心。然而,刻意忽视道德,就丢掉敬畏之心,就如同在心中的星空卷起一场遮天蔽日的尘霾。混沌天地里,无星光指引,人便可自欺欺人,行无廉耻无畏惧之事。若无敬畏,何谈道德。
孔子言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、畏大人、畏圣人之言。因着敬畏,有太多欲念邪思消弥无形,或者从未产生过。因人心有信仰,自设雷池不越半步。有人说当代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,所以怪象层出,妖孽横行,如果换做作是信佛信教的国家,人们因为对“恶果”的畏惧,便不会那样爪牙无忌肆意妄为。我想说,所谓敬畏,当是敬重于畏。从畏惧“恶果”到发自内心地约束自己,“敬”作用于“行”,才会产生更多善的力量。由畏到敬,是个体精神层次的跃升,更是国家社会更加完善的体现。
有敬畏而有道德,勿论什么佛与道或真主耶稣,宗教的感化难道不是传扬道德?璀璨星空,最终当归于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。真诚恻怛,这是王阳明对于道德价值的认识。敬畏人性,尊重人性。了解自己并体谅他人,也许这是道德最简单的释义之一,也是最难做好的事之一。
然而,那又怎样呢?最高最险的雪峰,也从来不会缺少勇攀之人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,为了拨开那纷扰的灯光,为了拂去那混沌的尘霾,用敬畏唤醒道德,更唤醒那能看见并顺应道德的眼睛,守住心中那片星河如覆。